如何利用同理心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好产品不是卖出来的!


前段时间,有一条热门微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关于本次疫情,虽然筹集防护服和口罩是救援工作中重要的物资之一。但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让“救援英雄”中女性无法逃避,那就生理期的存在。

尤其在武汉封城之后,许多商店超市也纷纷关门,女性卫生用品越来越难买,但每个月雷打不动的生理期,却不会因为疫情告急而有商量的余地。

 

然而,面对女性卫生用品存在巨大缺口的情况,好心人士@梁钰stacey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在前期联系医院捐助时,却遭到了一些医院领导层的无情回绝。

该领导认为专业防护用品才是最重要的,“这个不急的”。

甚至后来就连网上也存在不少缺乏同理心的评论,他们觉得一线并不需要这些东西。

后续因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地扩散与发酵,全国妇联所属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针对一线女性医务人员在生理期对于卫生用品的需求,募集了一批物资送往了武汉。

幸运的是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但同理心是什么?它是否可以为我们撬开商业新格局?

 

同理心是什么? 

通俗来讲,同理心是通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看到他们看到的东西,感觉到他们的感觉,体验他们所做的事情的能力。

想要做到完全站在他人角度看事情,这一点实践起来较难。但我们可以抛开个人想法,去与对方建立同理心的桥梁。那么首先你需要观察(他们的生活背景)、参与(与他们接触与互动)和沉浸(做相同的事,体验他们的真实感受)。

通过上述行为,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对方的真实想法,以及潜在的需求。另外,同理心也是设计思考的第一阶段,可能你会好奇为什么它会在第一阶段呢?

其实,同理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发现与理解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行为、想法以及对生活方式的需求。它还能帮助我们去挖掘影响人们生活的因素,这与传统的市场调研不同。

同理心研究的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而是他们的动机和想法。例如,为什么有的人喜欢点外卖而有的人却喜欢自己做饭?虽然这属于主观想法,但是如果能挖掘到他们的言语下内心的真实想法,就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因素。

同理心不仅可以用在调研,还可以用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尤其是对设计者来说,学会同理心可以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发现我们为之设计的对象的潜在需求和情感。只有善解人意的设计才能将以人为本的产品(例如自拍杆)与其他产品(例如口红涂抹器)区分开来。

(图源:Teo Yu Siang和交互设计基金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满足成功产品或服务的三个参数:可取性、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进行测试,正在设计的产品是否存在自嗨行为。

 

没有同理心的产品=自嗨? 

设计思维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它可能没有固定的步骤顺序,但一定会有一个理想的终点。而每个创新设计项目的终点是设计出一种满足可取性、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测试的解决方案。

而可取性便与同理心相关,它将人置于“以人为本”的设计中。如果一个新产品是令人满意的,那么它必须满足我们所设计对象的需求、情感和行为。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对新产品产生一种“正合我意”的感觉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也是同理心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原因所在。只有正确理解人们的需求、经历、习惯和喜好时,我们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从专业的设计思维角度来看,同理心是创新设计的基石,如果设计者缺乏对用户的基本了解,很可能会创建完全偏离用户需求的产品,从而被市场忽视。

不具备同理心的设计:

订婚马克杯

这是来自日本的一个杯子设计,虽然创新满分,但是把两个杯把手设计连接在一起,你不能只用其中的一个,必须一起使用???

口红涂抹器

这款口红涂抹器虽然看似解决了新手不会涂口红的问题,但每个人的嘴型都不太相似,统一模板似乎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呢。

 

雨伞鞋

下雨天,如何不让自己心爱的鞋被雨淋湿,这确实也算是个痛点。但如果每双鞋的鞋尖都需要安置一个插雨伞的支撑点,那么想要保护的鞋是不是也丢掉了原有的设计风格呢?试问你愿意给你的AJ打个洞吗?

 

具备同理心的设计:

自拍杆

自拍杆的诞生对于爱拍照的女生来说,堪称拍照神器。解决了自拍距离过近的问题,而且手机距离人太近,拍出来的照片也会显得脸大。

而利用自动伸缩的杆子能够在20厘米到120厘米长度间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相机固定在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了。

 

Embrace Warmer保育箱

这是一个可能拯救成千上万生命的创新设计,Embrace Warmer保育箱的设计不仅轻便易携带,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其能够到达孵化器无法到达的任何地方。这一具备同理心的设计,解决了所处偏远地区的母亲面临的问题,她们不再需要将孩子送去偏远的医院,也能满足相同需求温度的保暖设备。

 

怎样培养同理心? 

其实掌握同理心并不难,神经科学家最近发现,同理心与人类的构成方式密不可分,是我们生理机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发现,当人们观察别人做某些动作或经历某些状态时,观察者的大脑活动与实际参与被观察活动的人相似。换句话说,同理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都可以利用它来为周围的人设计。

但因每个人的社交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对于同理心的能力也会有所偏差,我们可以通过移情、理解、倾听和观察进行培养。

而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同理心最重要的目的是帮我们在这个“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能更好地理解用户潜在的需求,开发和设计出令其感到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看完本文,你觉得同理心思维,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应用呢?